标题:管住针孔摄像头,刹住偷拍歪风——守护隐私安全,刻不容缓
正文:
今年9月,有网友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入住酒店时,怀疑房间内有针孔摄像头。经民警检查,情况属实,随后警方控制了犯罪嫌疑人。类似事件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某公寓内也发生过,当地警方迅速行动,将非法使用窃听窃照设备的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。近年来,酒店、民宿、出租屋、商场甚至医院更衣室等场所的针孔摄像头事件频繁发生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。
这些事件不仅侵犯了个人隐私,也凸显了当前在个人隐私保护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。酒店等场所的针孔摄像头及背后的偷拍、贩售黑色产业链,让人忧心忡忡。事实上,销售和使用针孔摄像头不仅涉嫌违反刑法规定,还涉嫌违反民法典、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。
一方面,违法成本低、利润空间大是导致这类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在酒店安装隐藏式摄像头直播住客隐私,可以带来丰厚的收入。一些不法分子将偷拍的视频售卖给不法网站或个人,甚至直接卖给个人获利。但由于针孔摄像头的销售难以追踪,偷拍行为具有隐蔽性,证据固定的难度较大,一些偷拍行为背后的黑色产业链难以被查处。
另一方面,酒店等场所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也是一个重要因素。民法典规定,经营场所、公共场所的经营者、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,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,造成他人损害的,应当承担侵权责任。这些场所人员流动性大,如果不经常巡检排查,加强管理,容易让偷拍设备藏匿,侵犯个人隐私。特别是场所内的工作人员,如果变成“内鬼”,利用职业便利与外部人员合作安装隐藏式摄像头,更是加大了风险。
随着科技的发展,偷拍设备越来越先进,隐蔽性也在不断提升。因此,我们需要加强治理,完善相关细则,制定更严厉的惩处标准,提高违法犯罪成本。相关部门要深挖背后的产业链,加大对非法生产、销售窃听、窃照专用器材的打击力度,并加强对生产、销售相关设备过程的监管。同时,酒店、商场等场所的经营管理者也应加强对涉及个人隐私场所的监管,尽到安全保障义务,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偷拍设备的排查,并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人。
只有及时清除非法摄像头,依法打击偷拍行为,才能真正消除公众的不安和恐惧,帮助大家重拾那份“安全感”。